市場洞察|2024年中國女士內衣行業全景圖譜
發布時間:2024-07-08
行業發展歷程:呈現全渠道融合態勢
中國女士內衣行業發展歷史悠久,自秦漢時期起已有 " 抱腹、心衣 " 等內衣品類,發展至現代,中西服制開始融合,對內衣面料要求提升,逐漸形成了面料質地柔軟,吸汗透氣,穿著舒適,貼身合體,還能充分展現完美曲線的文胸產品。從銷售渠道維度分析現代中國女士內衣行業發展歷程。現代以來,我國女士內衣行業早期以百貨商場自營的文胸專區為主,隨著內衣品牌化趨勢,逐步向百貨商場聯營的品牌專柜轉型,輔以連鎖商超渠道的布局。面對購物中心對消費客流的強勢吸引,內衣品牌嘗試布局購物中心獨立門店,但是轉型成效較弱,商超亦作為品牌試水新市場的選擇而并存。內衣品牌和電商渠道互相成就,而隨著流量紅利減弱和線下體驗價值凸顯,目前及未來較長時間內內衣零售渠道將呈現出全渠道融合態勢。
行業政策背景:政策加持,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中國女士內衣行業屬于紡織服裝行業,2009-2023年12月間,我國工信部、國家發改委及財政部等相關部門先后出臺了相關行業標準、財政政策、稅收政策、投資鼓勵政策等以支持和保障紡織服裝及內衣行業的健康發展。
內衣行業線上線下邏輯迥異。受制于每家店鋪可以輻射的范圍限制,線下的人氣單品內衣幾年下來總計賣到百萬件就屬于非常喜人的成績了。綜合來看,線上內衣品牌采用密集轟炸戰術,重點主推一個產品,爆品驅動 ; 線下內衣品牌則是規模效應,薄利多銷,在空間有限的門店里滿足盡可能多的使用場景。但相比而言,線下的成交率更真實。在導購足夠專業的前提下,線下門店的成交率大多在80%以上。反觀線上,女士內衣產品的直播退貨率高達30%。數據的參差跟內衣的品質關系不大,依然在于是否合身。受益近幾年女子運動健身持續普及,國內外運動大牌紛紛加碼相關運動健身 SKU開發投放,其中運動文胸及瑜伽褲作為重要品類,品牌方及供應鏈持續推動相關商品創新開發及生產,根據天貓平臺對近五年來運動品類銷售增長率統計數據,運動內衣品類增長率達到13%,位列第二。而運動健身SKU的產品教育也會拉動消費者對舒適、健康的需求,據TMIC《運動文胸市場趨勢報告》,除 55%的單純運動場景外,45%的消費者在休閑場景亦穿著運動文胸。因而前瞻推斷,功能性內衣消費需求將持續增長,而隨著運動支撐要求、面料要求的提升,內衣生產企業技術儲備轉化速度也將逐漸提升。
2017年至 2022年,中國女士內衣行業整體市場規模處于波動增長的狀態。其中,2017年至2019年三年平均增長率超過6%。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市場規模同比下滑9.5%。2021年,經濟復蘇態勢明確,市場規模回暖,同比增長12.1%。然而,2022年全球經濟發展趨勢不明朗,疊加國際地緣政治沖突、全球多地疫情反復等原因,消費市場遇冷,作為強消費屬性的商品,內衣市場受影響出現下滑,當年市場規模為1666億元。結合2023年中國紡織服裝海關貿易數據,前瞻預計本年度中國市場規模有望回暖,達到1703億元。
從企業分布來看,目前我國女士內衣競爭者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長三角以及北京。其中,北京的市場競爭者主要有愛慕、Ubras、華歌爾 ( 中國 ) 等 ; 長三角的市場競爭者主要是益民集團、龍頭股份、NEIWAI 內外、迅銷 ( 中國 ) 等 ; 珠三角的市場競爭者主要是匯潔股份、都市麗人、蕉內等。從競爭者屬性來看,三地新興線上零售商與傳統線下零售商的協同發展均布局較為完善。